“線性菲涅爾”光熱儲能電站的追光者

發布時間:2025年02月05日

分享至:

  大年初一清晨,迎着新年的第一縷陽光,石勇和6名同事一起,驅車40多公裏,趕往我國最大的“線性菲涅爾”光熱綜合能源示範項目——三峽能源哈密百萬千瓦“光熱+光伏”一體化綜合能源示範項目(簡稱哈密“光熱+光伏”項目)光熱儲能電站的建設現場。

  石勇是哈密“光熱+光伏”項目生産準備負責人。2024年4月,哈密“光熱+光伏”項目生産準備小組成立,石勇和其他同事陸續奔赴項目建設一線,從事設備信息采集,電站運行規程、作業指導書的編制等生産準備工作。春節期間的光熱儲能電站,呼嘯的風聲和石勇幾人匆忙的腳步聲回蕩在冬日的戈壁灘上。

  “我們就是要搶抓春節假期,盡快把已安裝設備的信息采集完成,爲後期電站并網發電做好基礎準備。”說完,他們一頭紮進了剛剛建完的化學制水車間,開始了新春第一天的工作。

  金一明是與石勇同行的光熱儲能電站運行闆塊負責人。據他介紹,光熱儲能電站采用了“線性菲涅爾”這一新型技術路線,是三峽集團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的又一次重要探索。然而,新技術、新業态的應用也給電站的建設、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。

  高溫超高壓特種設備多,運行工況複雜,目前國内隻有兩家商運項目,可借鑒的成熟運維經驗匮乏。“面對諸多困難,項目生産準備小組紮根建設現場,在學中幹、在幹中學,抓住一切機會提升業務技能。”金一明說。

  廠房内寒意透骨,但金一明幾人卻是幹得熱火朝天。展開圖紙和說明書與現場設備逐一比對,大到一人多高的儲水罐,小到幾十厘米的洩壓閥,每一個獨立的設備都要單獨拍照檢查。“設備采集的顆粒度越細,運行規程就可以做得越翔實,後期電站運行才能更加安全高效。”金一明說。

  房内的工作告一段落,幾人來到建設現場辦公室,開始整理當天拍攝的設備照片。“每一張設備圖片都要詳細标注KKS碼(電廠标識系統編碼)。通過KKS碼對電站中的所有設備設施進行唯一标識,從而進一步實現生産設備的規範化和統一管理,提高電站運行效率。”金一明說。

  作爲在電力生産一線工作多年的員工,這已不是金一明第一次在項目上過春節了,但他說,這個春節最爲繁忙,也更有意義。

浏覽次數:
中國三峽新能源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證000000号